48.直教人酥到了心底去-《贵妃当道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小宫女笑道:“看你神不守舍的样子,是不是想嫁人了?”

    莫兰被说中心事,羞涩难当,伸手捏住小宫女两边脸颊,“叫你乱说,看我不撕烂你的嘴。”小宫女吃痛,用手来挡,求饶道:“好娘子,我不过跟你玩笑罢,饶了我罢。”莫兰才松了手,小宫女却又嘻嘻哈哈笑过来挠痒,莫兰不甘示弱,也去挠她。两人正打闹得欢,忽听见有人叫:“谁是张莫兰?”

    两人忙正色,见廊外立着两位内侍,都穿着紫衣大袍。

    莫兰走过去躬身道:“奴婢便是,大监有何吩咐?”

    内侍竟受了礼,从锦盒中拿出一本书册,递与她,嘴上客气道:“官家昨日借的书,听宫人说是你录的册,还有劳娘子放回书阁。”

    小宫女见莫兰有事,收起性子退至房中,屏声不予扰恼。

    莫兰接过书,正是官家拿走的《北齐兴亡论》,想起昨晚上的光景,心胸起伏不定,只低声道:“是。”

    内侍也不招呼,疾步离开。

    目送他们出了殿门,莫兰才回身往仁明殿走。她心里郁郁不乐,想着官家今日是不来了,竟有些心灰意冷,心烦意乱。

    她将书销了册,站至书柜前,想要放入架中,忽觉书中夹着什么,翻开来一看,竟四四方方的折着一方白色绢帕。

    莫兰眼尖,瞧见帕角处绣了一朵金色的五爪龙纹,先以为是官家落下的物件,正要拿着禀明尚宫,仔细一瞧,帕子上竟写了字,忍不住摊开一看,却见帕上端端正正写着几字小楷:一日三月。

    旁侧又用笔勾了一朵兰花。

    莫兰似得了什么秘密,生怕人瞧见,左右看了四周无人,才敢仔细品味几字。诗经曰: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。彼采葛兮,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。

    她的嘴角渐渐绽出笑意,似被潮水淹没,也不及想起别的,只觉喜悦满满的拢在心底,连唇齿间亦是芬芳。到了晚上,她生怕帕子上的笔墨会褪色,忙一针一线沿着墨迹细细绣下来,心悦如雀跃。

    此时,福宁殿中燃着十余架九盏莲枝灯,灯上有朱雀展翅欲飞,九灯一燃,照得满室生辉。赵祯倚在御座上,底下十余位大臣席地而坐,共商国事。

    有老头子大臣侃侃而谈:“赵明德如今派了他儿子带兵攻打甘州,甘州回鹘是回鹘诸部中兵力最强大的一支,而那小孩儿又从未上过战场,想来不足为惧,官家不必太过忧心。”

    赵祯眼光凌厉,寒着眼问:“吕相,你有何看法?”

    吕夷简微微躬身,面不改色,“虽说回鹘实力强盛,但赵明德既然敢派遣小儿独战甘州,想来也不容小觑。若西夏部真能攻灭甘州,定将引起回鹘震恐,瓜州回鹘首领及其他小部落势必会归附赵德明。到时……”

    赵祯点点头,道:“吕相所言极是。太后可有吩咐?”

    吕夷简恭谨道:“太后全凭官家主张。”

    有位枢密院的大臣凭着在真宗朝任过丞相,又得太后信任,朗声道:“官家,臣有话禀奏。”赵祯一向不喜他吞吞吐吐,不过顾着太后的面子,道:“你且说来。”

    那大臣道:“这事并不算大事,但若真要与西夏短兵相接,倒也费力。不如先看看形势如何再做定论。”此话一说,竟有大半的臣子附和,赵祯重重叹了口气,只好道:“容朕再想一想,天色已晚,你们都退下吧,明日再议。”

    既如此,众臣躬身告退,各自回府安寝。

    过了三日,赵祯临驾仁明殿寻西夏竹简,只三楼有隋唐时期各小国遗存的竹简史料,赵祯欲屏退众人,只许人在楼下候命。

    周怀政不肯,求道:“官家,这里毕竟不比东宫,事事毫无必备,好歹留一人在身边侍候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