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章 冲向瓦尔纳-《1444,拜占庭再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为了应对我们的快速扩张,弗拉德三世曾和马哈茂德签署过一份共同防御条约,他极有可能对我们出手。”

    “除了弗拉德三世之外,摩尔达维亚大公斯特凡三世也不是省油的灯,无论是内政,外交还是军事能力都极为不俗,他虽然没有直接加入共同防御条约,但他的上位得到了弗拉德三世的鼎力支持,于情于理,都不会坐以旁观。”

    “斯特凡三世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,我会做出处置。”

    以撒出声打断了梅赫梅特的讲话,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汇聚到他的脸上。

    “摩尔达维亚和保加利亚之间隔了一整个瓦拉几亚平原,斯特凡三世和马哈茂德之间也没有什么私交,他对奥斯曼的态度也是以厌恶为主。”

    “斯特凡三世早年颠沛流离,匈牙利人不太愿意帮助他,是弗拉德三世一手把他扶上了大公之位,两人之间关系良好,两国之间也是报团取暖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我们仅仅攻打保加利亚,斯特凡三世应该不会做出过激举动,毕竟暂时还威胁不到他。”

    以撒沉吟道。

    “我们暂时不会攻打瓦拉几亚,和斯特凡三世之间没有直接冲突,我会派遣外交官稳住他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和平解决的希望很大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,出于唇亡齿寒的道理,他有可能会向弗拉德三世提供雇佣兵,你们也要将这种最坏情况纳入考量。”

    “是,陛下。”

    梅赫梅特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目前,三大方面军都在稳步推进,暂时没有遇上敌军主力,您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?”

    “没有,我对你们的工作还算满意。”

    以撒沉思片刻。

    “但是,在你们看来,马哈茂德会怎么应对我们的大举进攻?他又会把主力放在哪里?”

    以撒站起身,走到木桌前,俯视着巨大的沙盘。

    为了制作这张巨大的沙盘,以撒找来的工匠足足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。

    沙盘十分精致,用不同种类的模型分别代表河流,山脉,城市和村庄,详细刻画出了整个保加利亚的地形特征。

    保加利亚整体地形西高东低,自高原向海洋倾斜。

    罗多彼山脉位于保加利亚西南方,呈东西走向,数条长河穿行其间,山势险峻而陡峭,不适合人类居住。

    斯塔拉山脉位于保加利亚正中央,也是呈东西走向,几乎将整个保加利亚一分为二,数条河流发源于此,向北汇入多瑙河。

    罗多彼山脉和斯塔拉山脉将保加利亚切割成一个个地理单元,其中价值最为重大的就是位于保加利亚正西方的索菲亚盆地,这里人口密集,商贸发达,保加利亚第一大城市索菲亚城就坐落在盆地之中。

    索菲亚盆地以东是广阔的北色雷斯平原,平原位于罗多彼山脉以北,斯塔拉山脉以南,这里坐拥马里查河灌溉之利,也是重要的农业区。

    北色雷斯平原是色雷斯的一部分,和东色雷斯平原之间通过一小段低地联通起来,罗多彼山脉也在这片低地戛然而止,著名的阿德里安堡就坐落在这里,扼守着这座重要关隘。

    斯塔拉山脉以北同样平原广布,这里属于多瑙河下游平原,大河以北便是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的土地。

    “陛下,我认为马哈茂德很可能会把大军集结在索菲亚盆地之中,利用周边地形阻挡我们的进攻。”

    一位年轻的幕僚说道。

    “哦?为什么?说说你的理由。”

    “首先,保加利亚军队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如我们,我们的战争潜力也远远超出他,马哈茂德如果和我们誓死争夺每一座城市,纵然能够给我们造成很大伤亡,但他自己肯定率先撑不住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他要是不想落得如此下场,肯定会有所取舍。”

    年轻幕僚如此说道。

    “索菲亚盆地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,和我们的主力军团相距最远,本身的地理资源和人口数量又较为丰富,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盆地和盆地外的群山逐渐拖垮我们的大军,从而迫使我们不得不放弃。”

    “其次,索菲亚也是奥斯曼在保加利亚的统治中心,这里的突厥人数量较多,而东部的大部分地区依旧生活着大量的保加尔语人群和希腊语人群,在持久战中,这些正教徒都很可能会投向我们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我认为马哈茂德很可能会放弃东部平地,收缩兵力,固守索菲亚盆地。”

    “说得不错,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。”

    以撒冲年轻幕僚点点头,随即看向其他人。

    “还有别的意见吗?”

    沉思良久后,梅赫梅特打破僵局。

    “陛下,我不认为马哈茂德会如此不智。”

    “说说你的理由。”

    以撒仔细观察着沙盘,没有抬头。

    “如果换做普通的统帅,我可以肯定,他绝对会像刚才说的那样,固守索菲亚盆地,保住自己的统治核心区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,马哈茂德并非一般人,他的眼光更加长远,对敌我实力的评估不单单局限于表面。”

    梅赫梅特指了指沙盘。

    “如果他就这样听凭我们占据了广阔的平地和丘陵,将他完全压缩到索菲亚盆地,那他才是真正走入了绝境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这么说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