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4章 罗马瓷都-《1444,拜占庭再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愤怒积累到临界点,大胆查理终于决定不再忍让,当场爆发,发动兵谏,将躺在床上,穿着睡衣的路易十一拘捕起来,痛陈利害。

    以撒在视察周边城市的途中知道了这个消息,但仅仅只是一笑了之,没有在这件事上耗费任何心思。

    搅吧,搅吧,搅得越乱越好,最好能让百姓苦不堪言,大量南下,最好能让国家分裂,不给自己造成任何威胁。

    带着愉悦的心情,以撒返回了君士坦丁堡,但立马被宰相等几位大臣拉进了议事厅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这一去,倒是逍遥自在,我可是连开几场会议,忙得脚不沾地。”

    大皇宫的议事厅中,宰相伊苏尔特看着满面春风的以撒,撇了撇嘴。

    “宰相,我还不是为了帝国的未来,手工业的发展关乎民生国事,不能不下功夫啊。”

    以撒呵呵一笑。

    “我离开的这段时间,君士坦丁堡有出什么事吗?”

    “陛下,事情多得很。”

    伊苏尔特长叹一声。

    “在今年的军政联席会议上,您的海军和陆军又吵起来了,海军坚持要求获得一半的军费,用以建设更强大的舰队,从而掠夺东印度和西印度。”

    “陆军坚持获取七成军费,用以之后的扩军和对东方的战事。”

    “最后,几个海军军官和陆军军官还差点打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是怎么主持的会议,他们不听你的吗?”

    以撒皱皱眉。

    “他们说,只有您才能做出最终决定,这是您之前自己规定的,我有什么办法。”

    伊苏尔特哼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结果呢?”

    以撒有些好笑。

    “结果?本来没什么结果的,但阿莱克修斯殿下正好回君士坦丁堡看望侄子,听说了这件事,当场提着剑闯了进来,把他们痛骂一顿,说他们不配作为耶稣基督的战士。”

    伊苏尔特摊摊手。

    “这几人有些难堪,就取消了决斗的约定,等您回来再做决定。”

    “嗯,可以,还算有些理智。”

    以撒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这样吧,各退一步,海军占四成,陆军占六成,但这当然只是中央军的,维持边防军和守备队的费用不算在军费中,所以花在陆军上的钱还是远远高于海军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,我也会敲打他们,以后不准这样,否则从重处罚。”

    以撒沉吟道。

    “除了这些,我还会再给他们拨一些钱,我回来的路上在帝国各大城市转了转,大家的参军意愿都很高,民间的好勇气氛也十分浓烈,这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“还要加!您今年的军费都超过国家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三了!”

    伊苏尔特立马不满地摇头。

    “政府机构要扩大,民生工程要建设,文化同化要推进,这些都需要钱!”

    “没事,你说的只是国家的财政收入,我的私人收入还有不少,到时候都分给你们。”

    以撒瞟了一眼伊苏尔特。

    “说得好像国家财政可以自负盈亏一样,每年不都是我拿私人钱包来填补漏洞。”

    “我是皇帝,按道理国库都应该是我的,但你们似乎从没给我剩下一个铜币。”

    “您手握那么多挣大钱的商路,哪里看得上这些土地税。”

    伊苏尔特有些尴尬地说。

    “你还知道商路挣钱,那就别再来反对我搞大海军。”

    以撒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“我看两强原则还是少了,以后可以规定三强原则。”

    “再说,别担心没钱,我可以向你保证,等个几年,等我们在古巴站稳脚跟,金钱会源源不断地流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别的事吗?”

    以撒看向宰相。

    “几份文件需要您签署,几个新上任的地方官您还没有接见,几笔拨款还需要您的首肯……”

    以撒一听,直皱眉头。

    “文件和拨款先放着吧,我有时间就签署,让几个地方官去拜见皇后,她可以代表我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其实还有一件事。”

    伊苏尔特犹豫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之前,有一些来自安纳托利亚的罗马商人前来拜见我,他们本是罗马遗民,一直生活在奥斯曼治下。”

    “近些年,穆罕默德二世对这些人的越来越差,经常加重赋税,还加强了监视,导致他们苦不堪言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希望您能早日收复安纳托利亚,将他们从异教徒的压迫下解救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安纳托利亚之事我已经有了打算,但此事关乎重大,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,我的外交部门和情报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了,不要着急。”

    “别担心没有仗打,接下来的二十年,我们恐怕都得陷在东方的战争泥潭里。”

    以撒揉了揉眉心。

    “最迟不超过三年,我就会开始着手攻打穆罕默德二世。”

    “在这几年里,你们争取继续扩大人口数量,鼓励生育,购买更多的正教白奴,争取在那时将我们的人口数量提升到六百二十万。”

    “是,我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伊苏尔特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那就这样,我今天还有其他事,你去主持工作吧。”

    以撒挥挥手,示意众人散会。

    “对了,要是哥伦布等人来找我,就让他去阿德里安堡,我今后几天都在那里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与莱昂诺尔商议片刻,又去看了看小孙子君士坦丁,以撒离开君士坦丁堡,驱车前往阿德里安堡。

    这两座城市并不遥远,中间的道路十分宽阔,在快马加鞭行驶两天后,以撒终于在第三天的正午抵达了这座色雷斯第二大城市。

    阿德里安堡最早是一座坚固要塞,位于山脉与河流的包围中,附近的矿物储备十分丰富,尤其是山脉中的优质铁矿。

    自从以撒收复阿德里安堡后,这座城市一直没能回到奥斯曼时期的繁荣,为了保持稳定,将手工业工坊大量迁往君士坦丁堡,商人们也随之转向东部沿海。

    当然,阿德里安堡的资质相当不错,近年来,随着《十九条法令》的颁布,大量的国内外商人开始来到阿德里安堡,在山脉中探寻矿藏,并和政府签署协约,组织人手,进行开发。

    保加利亚收复后,阿德里安堡的军事压力大为减轻,进行保加利亚内陆贸易的商人也越来越多,这座历史名城终于迎来了复苏。

    和阿德里安堡的几位地方官和本地商人吃过午饭后,以撒简单规划了一下今后的发展方向,便带着几名卫士来到了阿德里安堡的工坊区。

    这座城市位于马里查河与登萨河的交汇处,水资源非常丰富,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,可以成为色雷斯地区第二座手工业大城,分担君士坦丁堡的压力。

    以撒走进工坊区的一幢宅院,找到刚来这里的埃斯特旺·达·伽马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可算来了,阿德里安堡附近到处都是矿场,一点娱乐设施都没有,比不上君士坦丁堡的一个街区。”

    埃斯特旺正趴在书桌前看地图,见以撒到来,连忙起身迎接。

    “好了,解决这件事后,我立马放你回到君士坦丁堡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