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1章 战后治理之交接-《明末逐鹿天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
    陆元鹏总督辞别把他们送到城中心的苗泽主管。
    他与师爷施正忠和司机小王,前往克里姆林宫面见白元贵统帅。
    陆元鹏总督将会与白元贵统帅,商讨俄国占领区结束军管的事情。
    现在已经是五月底,国内很多地方都能穿着短袖。
    莫斯科这里穿着长袖,还会感到一丝寒意。
    陆元鹏总督知道这种高寒的地方,想要吸引国内的移民前来,必须要给出让人心动的福利。
    他们这些治理新占领土的官员,最关键的考核指标是稳定。
    他们治下最好不要发生大规模的叛乱。
    仅次于稳定的考核指标,那就是汉人在当地所占的百分比。
    历史上的经历和帝国的经验已经证明,只有当地汉人达到一半以上。
    这片地区才能基本维持稳定,要不然哪怕当时很稳定,数十年之后必然会发生叛乱。
    陆元鹏总督对于招纳移民,他不太擅长,关键是俄国这里太冷了,很多人因为苦寒的环境,不愿意前来。
    美洲的藩属国环境要比这里好很多。
    俄国这里的情况基本相当于北海,想要来的移民不会太多。
    北海当地的蒙古人数量很少,移民不多就能满足当地的需求。
    这里的俄国人数量很多,移民数百万汉人,难度极大。
    还好这两个考核指标,对于不同时期的总督,有着不同的要求。
    陆元鹏这种首位前来治理的总督,最重要的考核就是维持当地的稳定。
    同化当地人与移民,这两项工作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。
    需要经历数十年,数代总督的共同努力,才能看到曙光。
    治理这些异族,这也是陆元鹏最擅长的事情。
    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偏殿,已经作为统帅部。
    陆元鹏总督的师爷施正忠前去与克林姆林宫外面站岗的军人交涉,说明他们的身份与来意。
    守卫立刻拿起电话,直接给统帅部打电话询问。
    他放下电话,态度恭敬的把陆元鹏总督迎进去。
    陆元鹏总督带着师爷前往统帅部。
    他刚走到统帅部的门口,白元贵统帅与王诗琪监军从屋内走了出来。
    王诗琪监军手中还拿着一张黑白照片,这正是陆元鹏总督的照片,照片背面还写着简要经历和长相特点。
    帝国的官员太多,除了京官经常能上朝看到,其余官员除了共过事之外,他们基本都互不相识。
    之前只能认官印,重要的职位会有一些画像。
    但画像有些抽象,帝国也出现过官印丢失,冒名顶替的情况。
    直到照相机技术得到发展,拍摄一张照片比较容易。
    照片是无法修改的真容,普遍用于身份鉴定。
    王诗琪监军没有说话,白元贵统帅就了解面前的人,确实是真人。
    他热情地走上前,说道:“我们是终于等到陆大人赶到。
    陆大人接管这里,我们就能接受军管,从杂事上脱身。”
    白元贵统帅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。
    帝国采取文武分治制度,文官不懂打仗,同样武官也不懂治理地方。
    为了维持地方的稳定,第三军负责解除莫斯科附近俄军的武装。
    晚了几天赶到的第二十一军,他们负责弹压地方,堂堂的帝国甲种军,充当城防军的角色。
    白元贵统帅选择这么做,就是为了防范地方出事。
    俄国占领区一旦在当地贵族的挑动下,出现叛乱的情况。
    他们必然会投入到清剿叛乱的战争中。
   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鲁晨阳统帅和武鸣统帅,他们在欧洲大陆上驰骋。
    白元贵统帅可不想发生这种情况,想要尽早把这片地区交给朝廷派来的总督。
    他们继续向南,拿下波兰立陶宛联邦,攻打欧洲最核心也是最富裕的西欧地区。
    陆元鹏总督听到白元贵统帅这么好说话。
    他之前担忧交接出现波折,完全没有发生。
    军方开始按照流程,核对陆元鹏总督的身份之后,进行占领区的交接工作。
    白元贵统帅按照流程走完所有工作,他最后把一份地图交给陆元鹏总督。
    “陆大人,这是我们完成军管的区域。
    这片区域中,已经没有俄国成建制的军队。
    可能会有一些俄国贵族组成的私军,躲藏在农庄里没有被发现。”
    陆元鹏仔细观看这份地图,他发现军管区域包括基辅地区。
    第(1/3)页